1.停車場、最好在門診樓地下,且為機械停車式。地面停車場應有出租車專用等候位及出入流線。
2.門診大廳、是醫(yī)院多種流線的交叉點,人員最最密集的公眾場所。按現(xiàn)行《綜合醫(yī)院建設標準》,就診人數(shù)應是該醫(yī)院床位數(shù)的3倍(60~64㎡/床),門診部面積占醫(yī)院總建筑面積的15%。安排幾個相連的廳,且區(qū)分出交通與滯留空間——便于人流組織與疏導。自然采光與通風,共享空間為宜,且為天窗形式。掛號、交費、取藥,設置欄桿,窗口比正常人使用低一些,以1050mm為宜�?稍O置大屏幕,顯示各種相關信息。將站立式服務改變?yōu)樽椒⻊铡I(yè)務辦理臺應安排足夠數(shù)量的排椅,配備叫號服務器,結合聲光實現(xiàn)叫號服務。排椅由硬質改變?yōu)檐涃|,排椅向沙發(fā)轉變。除現(xiàn)金交易臺外,其他業(yè)務辦理臺應盡可能關注金屬柵欄、大玻璃的分割。墻、柱可用石材或金屬板。
3.醫(yī)院裝修設計中候診室、應有直接外部采光與通風(大型綜合醫(yī)院病員通常上此地等候時間約為一個小時),最好不要采取走廊二側面對面候診方式,以減輕陌生病員相互對視引起的心理負擔。最好有分診臺進行藥品劃價。
4.醫(yī)院裝修設計中公共衛(wèi)生間、在解決視線干擾問題的前提下,提倡無門衛(wèi)生間。設立專用清潔間,并使打掃工具從病員視線中消失。小便器,應避免上一步式。大便器,坐式更舒服,但要解決一次性自取墊紙;蹲式,要使便器與地面在同一兩面。應有二個手紙?zhí)�。潔具,在廁位隔斷上安裝扶手及掛鉤,隔斷要有一定的高度。先手龍頭、小便器、大便器應為感應式。烘手器以擦手紙為宜。應在視覺顯著的地方設置在何種情況應洗手的提示牌。墻面可選用光潔塊材,盡量減少寬縫。宜用專門填縫劑。也可用背面烤漆的鋼化玻璃。地面可用石材或地磚,500×500mm為佳,大塊不宜排水。隔斷可采用MAX板,現(xiàn)場組裝。
5.護理單元、基本上四類活動人群:病員、護士、醫(yī)務人員、探視人員。護士站臺面宜為760mm高,為方便醫(yī)患坐著交談,可部分保留1100/760mm雙層臺面。綜合布線應與護士站密切配合。護士站臺面可選用人選石材,內部膠板貼面。地面可用PVC可橡膠塊材,也可采用防污地毯。設置病員獨立衛(wèi)生間。可坐式沐浴間。醫(yī)護工作人員用房應與病房有一定分隔。
6.急診室、除有較強私密性的婦產科、污染物較多的外科創(chuàng)傷處置需設置單間外,其他科診室均可設計為開放式的�?剖抑g用活動吊屏間隔,科室與候診之間備有活動拉簾。電源應有插地,墻面多插座。材料應滿足搞沖擊、耐擦洗,護士站、服務臺高760mm,醫(yī)患均可坐著交流。所有陽角均應安裝防撞護角。
 7.CT、X光室、這類空間重要的是滿足防幅射的要求,依據(jù)設備廠商提供的維護結構鉛當量選用鉛板,將鉛板復合在鋁板背面。所有墻面除門和鉛下班窗外,均可用色彩談雅的鋁板架空安裝,注意固定螺絲孔導致防護漏洞,最好為粘貼式。鉛板門宜采用膠板裝飾面,垂直方向一般無防幅射要求,可用鋁扣板吊頂。
8.病房、一般醫(yī)院多為一間病房有2~3間病床并配有衛(wèi)生間,病房門入口凈寬應為1050mm,以保證單架車出入,門套應能抗沖擊。壁柜按每床600mm即可。座便器選用后背懸掛式對清潔有利。床頭柜可用懸掛式。天花不易有多種造型,多用礦棉板或紙面石膏板。輸液架預埋龍骨。燈光應多路控制。開窗為內倒開為宜,以滿足通風、安全防護、方便清潔三種需要。入門口玻璃要選擇透明無色。衛(wèi)生間應外開,門下端可包200mm高的鋁板或不銹鋼板。地面可用防滑地磚、橡膠塊材等。
9.醫(yī)用家具和環(huán)保裝飾材料、座椅高度宜90~420mm,家具材料應考慮耐用性、耐污染性、耐化學腐蝕等環(huán)保特點,如荷蘭的千思板。裝飾材料如環(huán)保型乳膠漆、地面鋁制防靜電地板、進口膠地板等。病房——橡膠地板。衛(wèi)生間、開水間、消防梯及通道——地磚。門診樓、行政辦公、科教室——防滑地磚�?蒲�、檢驗——防靜電地板、防腐蝕地磚。天花,除門診大廳、電梯廳、過廳等公共空間外,可采用半隱式輕鋼龍骨防水石膏板吊頂。墻面——殺菌彩色乳膠漆。在樓層走廊、衛(wèi)生間走廊、窗臺板以下、病人床頭、暖氣面板等容易發(fā)生碰撞磨擦之地,裝木扶手、木墻裙、貼PVC墻膜。所有墻陽角均應安裝防撞護角。 |